在清晨的迷雾中,伊朗突遭袭击,美国军方对其在伊斯法罕、福尔多、纳坦兹等地的三处核设施实施了空袭。《纽约时报》及其他多家媒体证实,在福尔多地区,美军竟投下了多达30吨的炸药。然而,特朗普显然是喜极而忘形,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顺利,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早已精心策划了每一步应对措施。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?
突袭结束后,美国总统特朗普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发声,盛气凌人地声称:
1. 伊朗的核计划已经彻底遭到毁灭。
2. 他声称此次行动成功后,美军的战斗机全数安全返航,世界上没有哪支军队可以做到这一点。同时,美国官方也表示目前并不计划进行后续的攻击。这意味着,特朗普寄希望于此举能促使伊朗回到谈判桌,而他并不想让美军陷入持久的冲突之中。
表面上看,特朗普对自己的战略颇为自信,甚至在社交媒体上展示了美国国旗。然而,伊朗官方对美国的所谓战果很快进行了反驳。伊朗国家通讯社引述国家电视台负责人的话称,事实上遭到袭击的核设施内早已没有核材料。随后,多家媒体证实了这一消息,并补充称当地并未发生任何核泄漏事故。
展开剩余65%这意味着,美军这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,其实并没有与以色列之前的袭击存在本质上的区别。以色列早已多次攻击这些核基地,而美国此次出击的真正含义在于:
1. 或许破坏了伊朗核基地中一些无法轻易移动的离心机等关键设备,这将可能推迟伊朗获得核武器的时间。
2. 美军参与战斗这一事实本身,作为中东局势升级的重要象征,令很多国家感到不安,其军事威慑的效果可能远远超出实际破坏。我们了解到,在中东地区,一些国家及国内部分势力因对美国的恐惧而产生了“谈美色变”的心态,如今美军已经迈出了这一关键一步,这样势必会给哈梅内伊及其高层带来更多的压力,迫使他们考虑投降的可能性。这正是美军此次行动最显著的意义所在。
谈及伊朗革命卫队在此次行动中的表现,目前已有美国媒体发布了一份详细的时间线:凌晨1点22分,伊朗中部上空传来飞机的轰鸣,这意味着美军战斗机已经到达该区域。不久之后,伊朗多处核基地响起了爆炸声。然而,直到凌晨2点55分,伊朗全境才开始出现GPS干扰现象。
如果这条时间线准确无误,那么可能就仅有两种解释:
一是,美军的攻击力之恐怖超乎想象,而伊朗革命卫队的反应能力则令人失望;
另一种可能是,伊朗革命卫队为了保存实力,选择了避战,并不打算与美军进行直接交火。毕竟,他们已经转移了需要保护的核设施,剩下的资源也难以抵挡攻击。
然而,后者的可能性显然更大,前者几乎不具说服力。毕竟,在当前伊朗与以色列交战的背景下,美军的介入早已是大概率事件,而伊朗革命卫队不可能对此掉以轻心。而就在美军发动袭击前,媒体得知哈梅内伊已与外界断绝了一切网络联系,仅通过一名助手与外界沟通。同时,他还指派了三名继承人,显示出他已无所畏惧。
那么,伊朗革命卫队为何如此选择保留实力呢?理由只有一个:他们接下来势必会对美军的军事基地发起行动。同时,他们还计划与以色列展开一场持久战。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,在刚刚过去的72小时内,伊朗的三大军事力量——真主党、胡塞武装及伊拉克的反美武装都已表态,明确支持伊朗。这对于驻扎在中东的美军军事基地来说,无疑将是一场巨大的考验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盈配资-股票配资知识联系方式-正规的股票平台-配资炒股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